儿童如何保持健康体重
保持健康体重基本知识
1.超重、肥胖和体重不足,都是健康的“元凶”
2.不健康生活方式、肥胖与多种慢性病发生的关系密切
3.解决超重、肥胖问题关键在预防。合理膳食,适量运动最为重要
4.控制膳食总能量,坚持吃动两平衡
5.“减少静坐时间”,保持健康体重,特别是正常腰围
6.儿童肥胖危及终生,预防应从早期开始
7.维持健康体重需坚持,健康生活方式是根本
基本知识要点
1.超重、肥胖和体重不足,都是健康的“元凶”
健康体重根据体重指数计算,18岁及以上成年人,在18.5-23.9之间属于正常,低于18.5属体重不足,在24-27.9之间属于超重,大于等于28为肥胖。
体重指数=体重(kg)/身高(m)2
体重过高和过低都不健康。
超重可增加患高血压、脑卒中、心脏病、癌症、糖尿病的风险,肥胖者更易患骨关节病、脂肪肝、胆石症、痛风、内分泌紊乱、心理障碍等多种疾患。
体重过低影响未成年人身体和智力的发育,影响成年人体质,还与免疫力低下、月经不调或闭经、骨质疏松、贫血、抑郁等病症有关。
2.不健康生活方式、肥胖与多种慢性病发生的关系密切
不健康饮食、身体活动不足、吸烟、酗酒和一些心理问题都与肥胖有关,也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元凶。
我国居民正变得越来越胖。成人超重率为22.8%,肥胖率为7.1%,比1992年分别升高了39.0%和97.2%。
在我国大城市,每四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个超重或肥胖的,而且数目还在增加。
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体重,进而预防其他慢性疾病。
3.解决超重、肥胖问题关键在预防。合理膳食,适量运动最为重要
引起肥胖的原因复杂,减肥难度大,所以要特别强调预防。
同样的体重指数,腰围可能不同。腰粗危害更大,其患相关慢性病的风险增加。
中国人的理想腰围,男性不超过85cm,女性不超过80cm。
体重与能量的进出平衡有关。当吃进去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时,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成为脂肪积存下来,久而久之,其结局就是肥胖;反之,当进食能量小于消耗量,体重便会降低。
4.控制膳食总能量,坚持吃动两平衡
“管住嘴”并不意味着不能享受美食,关键是不能吃的过量;这顿饭吃多了,下顿饭少吃点,更好的办法是通过增加运动消耗掉过多的能量。
肥胖受遗传影响,但环境因素,特别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更大。
没有不好的食物,只有不合理的膳食。要在日常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。
保持健康体重,不宜顿顿吃到十分饱,更不能肚子撑了才撂筷。
5.“减少静坐时间”,保持健康体重,特别是正常腰围
养成多动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,生活中走路、上下楼梯、骑自行车、清扫房间、做饭等都可以增加能量消耗。
运动能够增进心肺功能,降低血压和血糖,强壮骨骼,使心血管病、2型糖尿病和癌症的发病风险降低;还有助于延长寿命、改善关节功能、缓解关节疼痛、减轻压力和抑郁。
每天至少应以中等强度运动半小时(运动达到中等强度时,感到呼吸心跳加快,有如尽力快走。)。
6.儿童肥胖危及终生,预防应从早期开始
孕期母亲体重增长过多是新生儿出生体重过高的决定因素。
孕期应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。
儿时肥胖,成年后也容易发胖,各种慢性病也会提前发生。
中国儿童少年(7-17岁)体重判断标准与成年人不同(见附表)。
家长不要过多欣赏孩子胖态的可爱,而忽视孩子肥胖的危害。
家庭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膳食模式。
父母是孩子合理膳食的最好老师和决定者。
7.维持健康体重需坚持,健康生活方式是根本(就餐习惯、业余生活、睡眠、心理压力等因素都可以影响身体对体重和能量平衡的调节)
坚持控制饮食与增加运动相结合,持之以恒,才能长期保持健康体重。
单纯节食减肥不可取,因为减去的体重还包含脂肪和肌肉等非脂肪成分。
控制饮食加运动,可以避免“减肥”的同时“减肌肉”。
耐力运动和肌肉力量锻炼同样重要。
附表
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、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(千克/平方米)
年龄(岁)男性女性
超重肥胖超重肥胖
717.419.217.218.9
818.120.318.119.9
918.921.419.021.0
1019.622.520.022.1
1120.323.621.123.3
1221.024.721.924.5
1321.925.722.625.6
1422.626.423.026.3
1523.126.923.426.9
1623.527.423.727.4
1723.827.823.827.7
1824.028.024.028.0